海洋与人类文明的生产

从陆地走向海洋时,人类创造了怎样的文明?中华文明海陆兼备,中华民族在海洋上创造了怎样的辉煌?今天,我们建设海洋强国的本土文化资源在哪里?16世纪以来,当东西方文明在太平洋上相会,各自表达出怎样的文化特性?本课程带您上下五千年、纵横东西洋,领略人类突破陆地、进入海洋之后的文明生产。

国家精品历史
1769 次查看
福州大学
中国大学MOOC
  • 完成时间大约为 11
  • 初级
  • 中文
注:因开课平台的各种因素变化,以上开课日期仅供参考

你将学到什么

1.提升学生对海洋族群、特别是中国东南沿海海洋族群及其所创造的海洋文明的认知;

2.引导学生从全球化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特别是东西方文明在海洋上碰撞与交流的历程;

3.引导学生感受、理解中国海洋文明在海外传播中和平发展的特性及其在当今建设“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价值。

课程概况

我们绝大部分的知识体系来源于人类与土地的互动。当人类从陆地跨向海洋之后,新的文明体系必然产生。地球表面约70%是海域,当人类从约30%的陆地走向更加广阔的海洋时,人类创造了怎样的文明?中国既是内陆国家又是濒临太平洋的海洋大国,中华民族在海洋上创造了怎样的辉煌?今天,我们“建设海洋强国”的本土文化资源在哪里?16世纪以来,当东西方文明在太平洋上相汇合的时候,各自表达出怎样不同的文化特性?本课程将带您上下五千年、纵横东西洋,领略人类突破陆地的极限、进入海洋之后的文明生产。

本课程从海洋文明的基本概念、海洋族群的基本属性入手,对伴随着人类大规模进行海洋贸易、移民等活动而产生的文明形态与内容进行了梳理;从人类跨入海洋之后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与精神文明三个层面来展开论述;最后,对中西海洋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对比。由此,不仅从中华海洋文明的和平发展特征上看出中华文明的总体特色;而且,为今天建设“海洋强国”提供了难能可贵的本土文化资源。

课程背景:

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管辖的海域总面积大约为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现有陆地面积的1/3。然而,中国的海洋意识长期缺失。受黑格尔“中国没有海洋文明”的错误理念影响,中国学术界多数人认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是中国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但是黄河一直没有流到蔚蓝的海洋上去;我们的农业文明一直没有拥抱蔚蓝色的大海。本课程旨在修正这一观念的误区,带领学生认识、理解中华文明其海陆兼备的特性。

中国海洋文化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乃至实行全球战略的本土文化资源;是中国重返世界舞台中心的历史依据;中国人自古以来经略海洋的历史更是构成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文化支撑。建设“海洋强国”需要本土文化资源,我们亟需建设本土海洋文化知识 ,重新恢复与传承我们的海洋基因。无论是从古代还是从当代对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文明的贡献来说,我们都可以说中国海洋文化是一种和平的,发展的,与人类共荣的一种文化。它也代表着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重返世界大舞台的中国本来应有的文化姿态。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概论

1.2 海洋与人类的关系

1.3 海洋与文明的起源

1.4 海洋文明的发展

第一章单元测试

第一章单元作业

1.1 课程概论

第二章 中国的海洋族群与时代发展

2.1 海陆兼具的生存空间

2.2 东南沿海的海洋族群

2.3 唐宋元时期的海洋文明

2.4 明代:中国海洋文明的曲折发展

2.5 清代: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最后辉煌

第二章单元测试

第二章单元作业

第三章 海洋与物质文明的生产

3.1 福船,木质帆船时代的典范

3.2 航海技术与航线的开辟

3.3 农业生产批量化、手工生产标准化

3.4 中国物产影响世界——瓷

3.5 中国物产影响世界——茶

3.6 海洋贸易所带来的物产交换

第三章单元测试

第三章单元作业

第四章 海洋与制度文明的生产

4.1 市舶司制度

4.2 明代漳州月港的开放

4.3 清代闽台两岸对渡

4.4 广州十三行的历史

4.5 全民动员,一起下海的欧洲东印度公司

4.6 海洋贸易催生的经济制度

第四章单元测试

第四章单元作业

第五章 海洋与精神文明的生产

5.1 中国海洋族群的女性

5.2 中国海洋族群的社会习俗

5.3 以妈祖为中心的海神信仰

5.4 航海图的世界史

5.5 文学作品中的海洋精神

5.6 社会转型中的精神财产

第五章单元测试

第五章单元作业

第六章 文明的对话与冲突

6.1 中西海神的对话:妈祖与波塞冬

6.2 向东方,欧洲的三个航海家与三条航线的开辟

6.3 “没有帝国的商人”与欧洲东印度公司

6.4 “土生华人”多样化文化融合的典范

第六章单元测试

第六章单元作业

证书或学分

本课程60分以上可获得合格证书,85-100分可获得优秀证书。
1.单元测验:客观题。占60%,
2.单元作业:主观题,占30%,单元作业需要学生互评。每人至少互评6个他人作业。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50%;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80%,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与所得分数的100%。
3.课程讨论:10%,根据同学们在讨论区(特指“课堂交流区”由老师发布的讨论题)发表的有效帖子(含主贴和回帖)的数量给予评分,课程讨论获得满分(10分)的同学发表的有效帖子不少于6个。

参考资料

苏文菁:《海洋与人类文明的生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

千万首歌曲。全无广告干扰。
此外,您还能在所有设备上欣赏您的整个音乐资料库。免费畅听 3 个月,之后每月只需 ¥10.00。
Apple 广告
声明:MOOC中国十分重视知识产权问题,我们发布之课程均源自下列机构,版权均归其所有,本站仅作报道收录并尊重其著作权益。感谢他们对MOOC事业做出的贡献!
  • Coursera
  • edX
  • OpenLearning
  • FutureLearn
  • iversity
  • Udacity
  • NovoEd
  • Canvas
  • Open2Study
  • Google
  • ewant
  • FUN
  • IOC-Athlete-MOOC
  • World-Science-U
  • Codecademy
  • CourseSites
  • opencourseworld
  • ShareCourse
  • gacco
  • MiriadaX
  • JANUX
  • openhpi
  • Stanford-Open-Edx
  • 网易云课堂
  • 中国大学MOOC
  • 学堂在线
  • 顶你学堂
  • 华文慕课
  • 好大学在线CnMooc
  • (部分课程由Coursera、Udemy、Linkshare共同提供)

© 2008-2022 CMOOC.COM 慕课改变你,你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