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况
“精密机械设计”课程是为测控技术与仪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及机电类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
它是一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为参考教材来组织教学。
同学们需要在具备机械制图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程。本课程融合机械原理、机械零件、工程材料与热处理、零件精度设计于一门课程,对精密机械及仪器仪表中常用机构和零部件的工作原理、适用范围、结构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工程材料以及零件几何精度的基础知识等方面进行教学。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掌握仪器零件的结构原理、传动方式、轴系部件、支承结构等核心内容。
课程大纲
第1章 精密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与平衡
第2章 精密机械零件受力变形与应力分析
第3章 平面机构自由度计算
3.1 运动副及其分类
3.2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
第4章 平面连杆机构
4.1 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的条件
第5章 凸轮机构
5.1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与基本尺寸的确定
第6章 齿轮机构
6.1 齿廓啮合基本定理
6.2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6.3 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与根切现象
6.4 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6.5 圆锥齿轮机构
6.6 蜗杆蜗轮机构
第7章 轮系
7.1 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7.2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7.3 复合轮系传动比计算
第8章 精密机械设计概论
8.1 精密机械零件的强度与刚度
第9章 齿轮传动
9.1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9.2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9.3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9.4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
9.5 蜗杆传动
第10章 带传动
10.1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应力
10.2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
第11章 螺旋传动
11. 1 螺旋传动的结构形式
第12章 轴
12.1 轴的结构设计
12.2 轴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第13章 轴承
13.1 滚动轴承的代号
13.2 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第14章 联接
14.1 螺纹联接的主要类型及应用
14.2 螺纹联接的预紧与防松
预备知识
工程制图
证书或学分
l 本课程按百分制评分,60分到84分为及格,颁发及格证书;85分到100分为优秀,颁发优秀证书。
l 本课程有三次作业,每次作业占总成绩的10%,三次共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课后论坛讨论占总成绩的20%。
l 积极参与课程讨论,注重参与质量,对课程有特殊贡献者将获得5-10分的加分。
l 证书的形式包括免费证书(电子版)和认证证书(包含可查询验证的电子版和纸质版2个版本),可以在课程结束后根据需要进行申请,认证证书的收费标准为100元/份。
参考资料
1、《精密机械设计基础》 许贤泽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07年7月
2、 《精密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 许贤泽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2012年5月
3、《精密机械设计》 许贤泽主编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3年8月
4、《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第3版) 电子工业出版社 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5、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武汉大学《精密机械基础》网址:http://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2699.html